袁大头三年,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传奇货币之一。此货币主要是指1911年至1915年由袁世凯颁布的银圆。作为袁世凯推行的货币体系中的代表币种,袁大头三年除了作为流通货币外,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收藏品。
袁大头三年银圆的背面正中央是一条中文铭文,“中华民国三年”,上方环绕着“壹圆”,下方为“军政府造”字样。正面为袁世凯侧面肖像,头戴帽子,脖子系领带。在银圆的边缘上,分别刻有英文和嘉禾纹饰。此外,袁大头三年银圆还流传着一些特殊版别,如样币、毛边币、字边币等,成为中外藏家热衷收藏的对象之一。
除了袁大头三年银圆本身的价值外,其背后还有着一段历史的沉淀。此时,袁世凯在中国大陆的铸币体系建设中,力图实行步步为营的收购与冲销策略,以平衡国内的财政。然而这样的策略并未取得建设性、长远性的成功,因此袁大头三年银圆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困难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时期的象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