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恒心,不放弃,不气馁;然而,《锲而不舍》一词里的“舍”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文化中,“舍”通常表示舍弃、抛弃,例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但是在《论语》中,孔子讲了一则引申出的“舍”的故事。
孔子曾告诉弟子们,商朝末年,周公旦到商朝国都,发现人们太注重吃喝玩乐,不思进取,于是他开始进行教育。一天,他用一只空樽子向学生提问:“你们看这个樽子是半满还是半空?”他的意思是的是,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半满代表未来有无限可能。
这时,一个学生回答:“既非半空又非半满,它是半樽水罢了。”周公旦听了,满意地称赞这个学生:“好啊,你既能分别半樽和半水,又能用半樽和半水寓意。”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舍”在孔子的意思中,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放弃,而是“挑选”与“取舍”的混合状态,即将二者结合。锲而不舍,做事情时不仅要有一个目标,还必须知道哪些才是应该坚持的,哪些可以放弃。
综上,锲而不舍的含义其实不是简单地坚持不懈,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有取舍能力。